108家公司 406 个职位,在养老人才网等你
原标题:老年人需求正在从“生存型”向“发展型”“享受型”演进;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的突出问题是品种少——(引题)
中国式现代化与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(主题)
我国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途。在这一历史进程中,人口老龄化是基本国情,而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构成了新时代需要妥善应对的重大挑战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:“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,优化孤寡老人服务,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”。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部署、协调推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
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党和国家重大规划和政策的引领下,我国养老事业和产业加快发展、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,养老保障能力逐步增强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底,全国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.1万个,其中养老机构4万个,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4.1万个,床位822.3万张。与此同时,我们也应该看到,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,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,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还将有许多新变化和新挑战。
从需求总量来看,社会急需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相匹配的养老服务供给。我国老龄化人口呈现持续增长态势,养老服务需求愈加旺盛。截至2022年底,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.8亿,占全国总人口的19.8%;其中,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.1亿,占全国总人口的14.9%,高于9.3%的世界平均水平。根据联合国《世界人口展望2022》的高、中、低方案人口预测结果来看,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提升速度在2022—2032年期间最快,2033—2040年期间将有所减缓,之后再次提速直至2050年。有研究预测,2025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,2033年将突破4亿,我国将在2035年之前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,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20%;2022年我国养老市场规模已超9.4万亿元,到2028年养老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0万亿元。持续快速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总量,对未来时期养老服务总供给提出巨大挑战。
从需求内容来看,社会期待质量更高、结构更优的养老服务供给。如今,伴随人均寿命的提高和越来越多“60后”开始进入老年期,“新生代”老年人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较过去发生显著变化。同时,随着人们收入不断增多和社会现代化发展,老年人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多,消费结构将趋于高级化和多层次化。除了吃、穿、住、用等日常起居、医疗健康等基本养老保障外,老年人也会注重自我实现和精神发展,对终身学习、休闲娱乐、先进科技等更高质量、更加多样的个性化、精细化养老服务供给也会有期待。老年人需求正在从“生存型”向“发展型”“享受型”演进,这些变化将对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和结构优化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从缩小差距来看,社会呼唤更加公平普惠、更加均衡可及的养老服务供给。我国养老服务业供给侧发展尚不充分、不平衡,突出表现在养老服务供给城乡差距、区域差距较大,农村老龄化程度更高、形势更紧迫、问题更突出;居家社区养老设施建设与服务供给不足,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总量短缺与结构矛盾并存。例如,当前我国居家养老占市场份额的96%,社区养老占比为3%,机构养老占比仅为1%,对标国家提出的“9073”养老模式和结构调整目标,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。
因此,我们必须充分估量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,以及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巨大转变,这种发展趋势和需求变化,既是严峻挑战,也充满机遇。关键要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。所谓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,是指服务和商品适老化、数量足、质量优、品种多、效能高、安全性好、成本低,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地安度晚年,有利于我国全面推进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有利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。
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
积极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,增加养老服务总量供给。要健全覆盖全民、统筹城乡、公平统一、安全规范、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,发展多层次、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。注重加大城乡统筹、区域统筹力度,补齐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短板。着力健全县乡村相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,将优质、专业、普惠的养老服务延伸至村级邻里互助点、农村幸福院和居家老年人,将“适老化标准”融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,因地制宜建设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网络。逐步缩小不同老年群体之间的基本保障待遇差距,扩大针对孤寡失能等重点老年人群体的优质服务供给,确保城乡所有老年人都能享有基本养老服务。
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业优化升级,有效扩大供给品种。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的突出问题是品种少,国外有的多达3万种,我国只有600多种。要按照老年人基本需求和深层需求,努力提供多样化、精细化、标准化、个性化、高质化服务和商品供给,积极开发新项目、新产品、新模式,丰富和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。着眼于各类老年人群体的实际需求,建立和完善包括养老设施、专业用品、健康教育、预防保健、疾病诊治、康复护理、长期照护、安宁疗护等多样性、高品质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,提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。健全以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充分发展、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,扩大适老商品和服务供给,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,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从“有”向“优”“多”升级。
加大科技赋能力度,提升养老服务业智能化水平。加快推进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服务领域的集成创新和融合。着力推动传统养老服务业改造升级,积极开发新兴养老服务业。例如,支持老年用品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、成果转化、服务创新及应用推广;加快“互联网+养老服务”发展,鼓励平台企业开发面向老年人各种活动场景的监测提醒功能,以智能终端和APP应用的“适老化改造”,助力老年人居家出行、健康管理和应急处置;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,提供“菜单式”就近便捷养老服务,以便实现“子女网上下单、老人体验服务”。深入实施“智慧助老”行动,提升老年人使用智能产品的能力。通过不断提升养老服务领域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,让养老服务更贴心、更便利、更放心。
坚持深化改革开放,为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与活力。按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,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,特别要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,并使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合力。根据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的不同特点及要求,充分合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,并把二者密切结合起来。在政府方面,要综合运用规划、土地、住房、财政、投资、融资、人才等支持政策,充分调动市场力量参与积极性,引导各类主体提供优质高效养老服务。优化养老服务营商环境,鼓励更多市场主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,激发养老服务创新活力,培育新业态、发展新产业,形成医养康养相结合、内容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大市场,以社会化运营推动多层次养老服务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,加强政府监督管理,引领养老服务业规范健康发展。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、规模化、医养结合、能力突出的养老机构。鼓励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事业。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养老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。着力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创新发展、集聚发展和高质量发展,推动养老产业与一、二、三产业深度融合。大力培养一批带动力强、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,打造一批产业链长、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。
加快养老专业人才培养,壮大社会工作队伍。这是推动养老服务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我国养老专业人才总量规模小、专业水平较低、待遇保障水平不高、流动性强,已经成为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。以护工为例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,每100个60岁以上老人应配备2—3位护理人员,我国已有2.8亿老年人则至少需要560万护理人员,而目前全国正规培训出来的养老护理人员还不足100万,缺口相当大。扩大总量、强化技能、提高待遇、促进认同,是加强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方向。要进一步发挥院校培养主渠道作用,加强与家政、物业、医疗护理等关联领域合作,积极培育广泛服务于老年人生活照护的社工志愿者队伍,着力优化养老专业人才薪酬待遇与激励保障,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人才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认同度。
总之,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,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紧迫工作,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,既要积极作为,又要注重实效,尽力而为,久久为功,不断取得新进展。
(魏礼群,作者为国务院研究室原党组书记、主任)
企业
服务热线
校企
合作热线